平板瓦(包括水泥平板瓦、陶土平板瓦、金属平板瓦等,因形状扁平、面积较大,存放时需注重防压、防潮、防变形)的存放条件需结合材质特性和结构特点,从环境、堆叠、防护等方面严格控制,具体如下:
一、存放环境要求
1.场地基础
平整坚固:存放场地需为硬化地面(混凝土、沥青或石板),用水平仪校准平整度,避免因地面倾斜导致堆叠歪斜;若为松软地面(如泥土、沙地),需铺垫碎石层(厚度≥10cm)+木板(厚度≥2cm),防止地面沉降造成瓦片倾斜。
排水良好:场地需有坡度(≥3%),或在四周挖排水沟,避免雨水积聚浸泡瓦片;露天存放时,需搭建高于地面30cm的架空支架(用砖或混凝土块砌筑),隔绝地面潮气。
2.温湿度控制
湿度:适宜相对湿度30%~60%。
水泥瓦、陶土瓦等无机材质:需避免长期潮湿(湿度>70%),防止表面长霉、内部吸潮后强度下降(尤其水泥瓦可能因冻融循环开裂);
金属平板瓦(如彩钢板瓦):需远离高湿度环境(如海边、雨季露天),防止表面镀层锈蚀。
温度:避免极端温差(如夏季暴晒后突遇暴雨),尤其陶土瓦、水泥瓦,温度剧烈变化会导致瓦体热胀冷缩不均,引发裂纹;金属瓦需避免高温暴晒(>40℃),防止表面涂层老化褪色。
3.防干扰与污染
远离强风区域(如楼顶、开阔场地),必要时设置防风挡板,防止风荷载导致堆叠倒塌;
禁止与腐蚀性物质(如化肥、酸碱溶液)、油污(如机油、柴油)混存,避免污染瓦面或引发化学腐蚀(如金属瓦接触酸碱后镀层脱落);
避开粉尘密集区域(如施工工地、沙场),粉尘附着在瓦面缝隙中,遇水后形成泥垢,难以清理。
二、堆叠与摆放规范
1.分类存放
按材质(水泥、陶土、金属)、规格(尺寸、厚度)、颜色分类堆叠,不同批次的瓦片分开存放(避免色差影响施工美观);
破损、开裂的瓦片单独标记存放(用于切割或非外露部位),避免混入完好瓦堆导致误取。
2.堆叠方式
基础铺垫:
底部用木方(截面5cm×10cm)或型钢支架横向铺垫,间距≤60cm(根据瓦片长度调整),确保受力均匀;
木方或支架上覆盖防潮膜(聚乙烯薄膜),防止地面潮气渗透至瓦片。
堆叠层数与高度:
水泥瓦、陶土瓦(脆性材质):每层堆叠数量不超过10片,总高度≤1.2m,层间垫缓冲材料(如纸板、橡胶垫),避免瓦面直接摩擦导致破损;
金属平板瓦(韧性较好):可堆叠至1.5m,但需确保每层对齐,边缘平齐,避免突出部分受压变形。
堆叠方向:
平面朝上平放,避免侧立或斜放(尤其大尺寸平板瓦,侧立易因自重弯曲变形);
瓦片之间预留1~2cm间隙,便于通风防潮,减少堆叠压力。
3.特殊部件保护
带搭接边、卡槽的平板瓦:堆叠时需对齐搭接部位,避免错位挤压导致卡槽变形(影响安装时的密封性);
表面有涂层或釉面的平板瓦(如彩釉陶土瓦):层间垫软布或珍珠棉,防止涂层磨损、釉面刮花;
金属瓦的边角:用泡沫包裹锋利边缘,避免搬运或堆叠时划伤其他瓦片或人员。
三、不同材质平板瓦的专项存放要求
1.水泥平板瓦
存放前确保瓦体完全干燥(出厂后需自然养护28天以上),潮湿状态下堆叠易导致表面泛白(析出盐碱);
冬季存放需覆盖保温膜,避免温度低于0℃时瓦体含水结冰,冻胀开裂。
2.陶土平板瓦
避免堆叠过紧,陶土材质脆性高,受压易崩边;
表面有透气孔的陶土瓦,需用防尘网覆盖,防止昆虫、杂物进入孔内堵塞。
3.金属平板瓦(彩钢瓦、铝合金瓦)
堆叠时避免接触金属支架(如未镀锌的角钢),防止不同金属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;
长期存放需在表面喷涂薄层防锈剂(针对无镀层部位),并用防潮纸包裹,隔绝水汽。
四、日常维护与管理
定期检查:
每周检查堆叠是否稳固,垫层是否腐烂、移位,及时更换损坏的木方或支架;
雨季或潮湿环境下,每3天检查一次瓦体背面是否返潮,发现受潮及时通风晾晒(金属瓦需擦干表面水分)。
清洁与防护:
每月用软毛刷清理瓦面灰尘,避免积尘吸水后渗入瓦体;
露天存放需覆盖防水帆布(边缘下垂至地面并压实),防止雨水直接冲刷;长期存放(超过6个月)需定期翻动瓦片,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压。
记录管理:建立库存台账,记录入库时间、规格、数量,优先使用存放时间较长的瓦片(尤其水泥瓦,长期存放可能因碳化影响强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