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板瓦(多为陶土、水泥或石板材质,表面平整或略带细微纹理,常见于现代简约风格屋面,因铺设后表面相对平整,积污形式与波形瓦不同)的清洁需结合其“平整易积水、材质差异大”的特点,重点关注“避免积水残留、保护表面完整性、防止材质损伤”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清洁前的准备与评估
材质确认
陶土平板瓦:表面可能有釉面或哑光涂层,质地较脆,忌硬物刮擦和强酸强碱;
水泥平板瓦:表面多为素面或着色层,易返碱、怕酸性腐蚀;
石板平板瓦(天然石材):质地坚硬但接缝处易积垢,忌使用腐蚀性清洁剂(可能破坏石材光泽)。
根据材质选择工具和清洁剂,避免“一刀切”导致损伤。
安全与工具检查
屋面作业需搭建稳固脚手架或使用防滑梯,梯脚垫软布(避免划伤瓦面),作业人员穿软底鞋(减少对瓦体的压力和摩擦);
工具选择:软毛刷(釉面陶土瓦用极软毛刷,水泥瓦可用中软刷)、海绵(吸水力强,适合平整表面)、塑料刮板(替代金属铲,清除顽固硬块)、低压喷水壶或喷雾器(避免高压水枪冲坏瓦体或接缝),禁用钢丝球、砂纸等研磨工具。
二、清洁过程中的核心注意事项
避免干擦硬刮,减少表面磨损
平板瓦表面平整,浮尘易被风吹积,但干擦时沙尘会在瓦面形成摩擦(尤其釉面陶土瓦,可能刮花釉层),需先少量喷水湿润(雾状喷洒,避免积水),再用软毛刷顺铺设方向(横向或纵向,与瓦片接缝平行)轻扫;
遇到鸟粪、水泥渍等硬块,不可直接用刮板硬刮:先用水浸泡10-15分钟(石板瓦可延长至20分钟),待软化后用海绵轻压擦拭,顽固部分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(如稀释的洗洁精)软化,再用清水擦净,防止硬刮导致表面出现划痕或缺口。
控制水量与排水,防止积水渗透
平板瓦因表面平整,若排水坡度较小,易积水(尤其接缝处),清洁时需“少量多次”用水:用海绵蘸水擦拭而非大面积泼水,避免水从瓦片缝隙渗入屋面基层(导致屋顶漏水);
清洁顺序从屋面高处向檐口推进,边清洁边用干抹布吸走接缝处的积水,尤其陶土瓦(吸水性强,长期积水易导致瓦体内部受潮发霉)和水泥瓦(积水会携带污渍渗入,干燥后形成水痕)。
清洁剂使用的禁忌
陶土平板瓦(尤其无釉面):禁用强碱性清洁剂(如氢氧化钠溶液),会腐蚀陶土孔隙导致表面粗糙、变色;
水泥平板瓦:禁用酸性清洁剂(如盐酸、草酸),会与水泥中的碳酸钙反应,导致表面粉化、露砂;
石板平板瓦:避免使用含氟、含氯的清洁剂(如漂白剂),可能破坏石材的天然纹理和光泽,建议用专用石材中性清洁剂。
所有材质均需遵循“局部测试”原则:在瓦片角落或不显眼处试用清洁剂,静置10分钟后观察是否变色、起霜,无异常再大面积使用。
针对性处理特殊污渍
苔藓与霉菌:平板瓦接缝处(尤其阴面)易滋生,先刷除可见部分,再用稀释的弱碱性除霉剂(如小苏打溶液)喷洒,10分钟后用清水轻擦,避免药剂残留(尤其石板瓦,残留可能导致接缝处变色);
锈迹与油渍:靠近金属部件的锈迹,水泥瓦可用维生素C片溶解液(弱酸性)局部轻擦,再用清水冲洗中和;陶土瓦和石板瓦的油渍,用少量中性油污清洁剂(如玉米油混合洗洁精)擦拭,避免清洁剂渗入材质内部。
三、清洁后的维护与检查
残留水分处理
清洁后用干海绵或吸水布吸走瓦面和接缝处的积水(尤其阴面和坡度小的区域),陶土瓦需确保表面干燥(避免水分渗入导致返潮),石板瓦需检查接缝处是否有积水(防止冻融循环破坏石材)。
瓦体与结构检查
同步检查是否有松动、破损:平板瓦单块面积较大,若发现瓦片移位,不可直接踩踏调整,需标记后由专业人员用专用砂浆或瓦片胶固定;
接缝处的密封材料(如防水砂浆、密封胶)若因清洁受损,需及时修补,防止雨水从缝隙渗入。
频率与环境适配
清洁频率:城市区域每年1-2次,工业区或靠近污染源(如化工厂、厨房排烟口)每半年1次,避免污渍长期附着(尤其水泥瓦,污渍渗入后难以清除);
避开极端天气:高温暴晒时(瓦面温度超过40℃)清洁易导致清洁剂快速蒸发残留,低温(低于5℃)时清洁可能因结冰膨胀损坏瓦体,建议选择15-25℃、无大风的天气作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