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板瓦的保养方法有哪些?

2025-07-25 15 宜兴市众和建筑陶瓷有限公司

    平板瓦(常见材质为陶土、水泥、琉璃、金属等,多用于屋面铺设)的保养核心是“延长使用寿命、保持外观完整、确保防水性能”——需针对不同材质特性,重点防范“破损、渗漏、老化、污渍侵蚀”。以下是平板瓦的具体保养方法,按“日常维护、季节防护、特殊问题处理”分类说明:

    一、日常基础维护(定期检查+轻度清洁,预防小问题)

    日常保养的核心是“及时发现隐患”,避免小污渍、小破损演变成渗漏或大面积损坏。

    1.定期巡检(每月1次,雨季加密)

    检查重点:

    瓦面状态:是否有破损(裂缝、缺角)、松动(瓦片移位、搭接处缝隙变大)、变形(如水泥瓦因暴晒翘曲);

    搭接部位:平板瓦之间的搭接边(通常重叠5-10cm)是否紧密——若有缝隙,雨水可能渗入(尤其斜屋面,水流易从缝隙灌入);

    固定件:固定瓦片的钉子(金属瓦)、水泥浆(陶土瓦)是否松动或锈蚀(如金属钉生锈后,锈迹可能污染瓦面,甚至断裂导致瓦片滑落);

    周边环境:瓦面是否有落叶、树枝堆积(长期覆盖会导致局部潮湿,滋生苔藓);屋面排水口(如檐沟)是否被杂物堵塞(排水不畅会导致雨水倒灌)。

    处理方式:

    发现松动瓦片:立即用原固定方式加固(如金属瓦补钉、陶土瓦补填水泥浆),加固前清理瓦下灰尘(确保固定牢固);

    清除堆积物:用软毛刷(长杆刷)扫去落叶、树枝(禁止用硬物撬动,避免带动瓦片松动);檐沟杂物用手(戴手套)或小铲子清理,确保排水通畅。

    2.轻度清洁(每季度1次,根据污染程度调整)

    目的:去除表面灰尘、鸟粪等轻度污渍,避免长期附着腐蚀瓦面(尤其琉璃瓦、金属瓦,污渍会影响外观和防水性)。

    不同材质清洁方法:

    陶土/水泥平板瓦(表面粗糙):

    用软毛刷(或长杆羊毛刷)轻刷表面(顺着瓦片搭接方向,避免横向摩擦导致瓦片移位);

    缝隙处用牙刷清理(避免积灰受潮),刷后用清水(装喷壶)冲洗(水压适中,避免直冲搭接缝——可能冲开瓦片)。

    琉璃/金属平板瓦(表面光滑):

    用湿抹布(拧至半干)擦拭表面(金属瓦需用中性肥皂水,避免用酸性清洁剂——腐蚀镀层);

    鸟粪、油渍等顽固污渍:用棉签蘸少量清水(或稀释的中性清洁剂)点涂,软化后轻擦(禁止用钢丝球——划伤釉面或镀层)。

    禁忌:

    禁止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(尤其老旧瓦片,水压过大会冲掉瓦片或破坏防水层);

    陶土瓦避免长时间浸泡(吸水后强度下降,易破损)。

    二、季节针对性保养(应对极端天气)

   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(高温、暴雨、冰雪、大风)对平板瓦的损害不同,需提前防护。

    1.雨季/汛期(核心防渗漏)

    提前检查:雨前1周检查瓦面(重点看搭接处、边角)——若有裂缝(小于5mm),用专用瓦面修补剂(如水泥基修补膏,颜色匹配瓦面)填充(填充前清理裂缝内灰尘,晾干后施工);裂缝大于5mm需更换瓦片(避免雨水从裂缝渗入)。

    排水强化:确保檐沟、落水管畅通(可在落水管口加装滤网——防止树叶堵塞);斜屋面底部(檐口)的瓦片若有松动,必须加固(雨水易从檐口缝隙灌入墙体)。

    雨后处理:雨后2天(瓦面干燥后)检查瓦面是否有霉斑(尤其背光面)——轻微霉斑用软毛刷干刷去除,严重时(霉斑连片)用稀释的小苏打水(1:20比例)轻擦(抑制霉菌生长),后用清水冲洗。

    2.高温/暴晒季节(防老化、防变形)

    适用材质:主要针对水泥瓦(高温易翘曲)、金属瓦(暴晒易褪色、镀层老化)。

    保养措施:

    水泥平板瓦:检查是否有因暴晒导致的翘曲(用直尺贴瓦面,缝隙超过2mm需更换——翘曲会导致搭接不严,雨水渗入);

    金属平板瓦:查看镀层是否有脱落(露出基底金属)——若有,用同色金属漆补涂(先清理锈迹,砂纸轻磨后涂漆,避免锈蚀扩大);

    琉璃瓦:避免长期暴晒(可在屋面种植少量耐旱植物——如佛甲草,既遮阳又不损伤瓦面,适合坡度较缓的屋面)。

    3.冬季/冰雪天气(防冻裂、防重压)

    防积雪重压:

    大雪后及时清除瓦面积雪(用塑料铲——避免金属铲划伤瓦面),铲雪时沿瓦片搭接方向轻推(禁止用力铲撬,避免带动瓦片);

    积雪厚度超过10cm时,优先清理屋面边缘(避免积雪融化后沿檐口结冰——冰棱过重可能拉掉檐口瓦片)。

    防冻裂:

    冬季来临前,对瓦面缝隙(尤其北方地区)用“抗冻修补剂”填充(能承受-15℃低温,避免冻融循环导致裂缝扩大);

    陶土瓦若有轻微吸水(冬季会结冰膨胀),可在瓦面轻涂一层防水剂(透明水性防水剂,不影响外观,增强抗渗性)。

    4.大风天气(防瓦片被吹落)

    提前加固:大风来临前(如台风季),检查瓦片固定件(金属钉、水泥浆)——对边缘、檐口的瓦片,额外增加固定点(如金属瓦加防风搭扣,陶土瓦在搭接处补抹防水砂浆);

    事后检查:大风后重点检查是否有瓦片被吹落、移位——缺失的瓦片需及时更换(用同型号瓦片,避免用尺寸不符的瓦片导致搭接不严),更换时清理瓦下基层(确保新瓦安装平整)。

    三、特殊问题针对性处理(破损、老化、污染)

    当瓦面出现破损、严重污渍、老化渗漏等问题时,需针对性修复,避免问题扩大。

    1.瓦片破损(裂缝、缺角、断裂)

    轻微破损(裂缝<5mm,无结构影响):

    陶土/水泥瓦:用水泥基修补膏(加入少量同色颜料调色)填充裂缝,表面抹平(与瓦面齐平),干燥24小时后喷水养护(增强强度);

    琉璃/金属瓦:裂缝处用透明防水胶(如硅酮胶,耐候型)涂抹(厚度0.5mm),覆盖裂缝及周边1cm范围(防止雨水渗入)。

    严重破损(缺角、断裂,影响防水):

    必须更换瓦片:拆除破损瓦时,先松动周边瓦片(避免硬撬导致更多损坏),清理基层残留杂物(如旧水泥、灰尘);

    新瓦安装:按原搭接方式铺设(确保与周边瓦片齐平,搭接长度不少于原设计),固定牢固(金属瓦用防锈钉,陶土瓦用防水砂浆固定)。

    2.瓦面严重污染(苔藓、霉斑、锈迹)

    苔藓/霉斑(潮湿地区常见):

    先用软毛刷(戴手套)刷去表层苔藓(避免孢子扩散),再用“低浓度白醋水”(白醋:水=1:30,仅用于水泥/陶土瓦)喷洒(抑制苔藓再生),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(琉璃瓦禁用——酸性腐蚀釉面);

    后续保持屋面通风(如修剪屋面遮挡的树枝,增加光照——减少苔藓滋生环境)。

    锈迹(金属瓦或固定件污染):

    金属瓦锈迹:用砂纸(400目细砂)轻磨锈迹(露出新面),清理灰尘后涂防锈底漆+同色面漆(干燥后再涂一层透明防水漆,增强耐候性);

    锈迹污染瓦面(如陶土瓦被金属钉锈迹污染):用棉签蘸少量柠檬汁(仅少量)轻擦(中和锈迹),3分钟后用清水冲洗(避免残留酸性物质腐蚀瓦面)。

    3.老化导致的渗漏(瓦片酥化、防水失效)

    陶土瓦酥化(表面粉化、掉渣):

    轻微酥化:清扫表面粉化层,涂一层透明水性渗透剂(深入瓦体内部,增强硬度和抗渗性);

    严重酥化(大面积粉化,一碰就掉渣):必须整体更换(局部修补无法解决根本问题)。

    防水层失效(瓦下防水层老化,雨水渗入):

    若瓦片完好,可在瓦下加铺防水卷材(如改性沥青卷材,适合屋面基层)——需专业施工(掀开瓦片,铺设卷材后重新固定瓦片),避免自行操作导致瓦片损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