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瓦的瓦面清洁工作需结合材质特性、污染类型及建筑结构,从前期准备、清洁执行到后续维护形成完整流程。以下是具体工作内容及操作要点:
一、清洁前的准备工作
1.污染评估与方案制定
观察污染类型:确认瓦面污染物(灰尘/苔藓/鸟粪/油污/水垢等),判断清洁难度(如苔藓需先除根,油污需专用清洁剂);
检查瓦面状态:查看釉面是否开裂、脱落,老旧瓦片需降低清洁强度,避免二次损伤;
制定清洁计划:根据建筑高度(如古建筑飞檐)、面积确定工具(梯子/脚手架)和人员分工(高空作业需专业防护)。
2.工具与材料准备
清洁工具:
软毛扫帚/长柄刷(清除大面积灰尘、落叶);
海绵/软布(蘸取清洁剂擦拭局部污渍);
低压力水枪(水压≤0.3MPa,避免冲击釉面);
铲刀(边缘处硬物需轻铲,禁止用力刮擦)。
清洁剂:
中性瓷砖清洁剂(pH值6-8,避免强酸强碱腐蚀釉面);
苔藓专用除藻剂(含氯成分需稀释,避免长期残留);
鸟粪/油污专用去污剂(针对性分解有机物)。
安全防护:
安全帽、防滑鞋、安全带(高空作业必备);
护目镜、手套(接触清洁剂时防护)。
二、清洁执行步骤(按污染类型分类)
1.常规灰尘与杂物清洁
步骤1:初步清扫
用长柄软毛刷从屋顶脊瓦向檐口方向顺坡清扫(避免逆坡导致杂物堆积),重点清理瓦沟、搭接缝处的落叶、泥沙。
步骤2:局部吹扫
对缝隙深处的灰尘用低压力吹风机(或压缩空气)吹净,避免用湿抹布直接擦拭(防止灰尘成泥附着)。
2.苔藓、藻类清除
步骤1:物理清除
用塑料铲刀轻刮表面苔藓(金属工具易划伤釉面),若面积较大,可先修剪过长根系。
步骤2:化学处理
稀释除藻剂(按1:10比例)喷洒至瓦面,静置10-15分钟(避免阳光直射时作业,防止药剂快速蒸发),再用温水冲洗(水温≤40℃,温差过大致瓦片开裂)。
步骤3:缝隙处理
用软毛牙刷蘸取药剂刷洗瓦片接缝,防止残留孢子再生。
3.鸟粪、油污等顽固污渍清洁
鸟粪清洁:
新鲜鸟粪:用湿海绵轻压吸附,避免摩擦导致污渍扩散;
干燥鸟粪:先喷少量温水软化,再用软布蘸中性清洁剂擦拭,***后清水冲净。
油污清洁:
用纸巾吸除表面油脂,涂抹油污清洁剂(含生物降解成分),静置5分钟后用软毛刷圆周刷洗,避免用力过度损伤釉面。
4.水垢与水渍处理
用1:5稀释的白醋溶液(弱酸性)涂抹水垢处,静置3-5分钟后用软布擦拭,再用清水彻底冲洗(避免白醋残留腐蚀釉面)。
三、特殊场景清洁要点
1.古建筑琉璃瓦(搭接复杂、存在文物保护需求)
禁用高压水枪,改用“干洗法”:用软毛刷配合少量纯净水擦拭,关键部位(如吻兽、瓦当)由专业文物修复人员操作,避免清洁剂接触彩绘部分。
2.现代琉璃瓦(釉面光滑、抗污性强)
可定期用低压力水枪冲洗(每年1-2次),配合中性清洁剂去除雨渍,冲洗时注意水流方向,避免积水倒灌至屋面结构层。
3.高空作业清洁
禁止单人攀爬瓦片,需搭建稳固脚手架或使用吊板(吊板承重≤150kg),作业时每2米设置一个安全锚点,防止滑落。
四、清洁后的检查与维护
1.清洁效果验收
目视检查瓦面:无明显污渍残留,釉面光泽均匀(老旧瓦片允许轻微色差);
排水测试:用水冲淋屋面,观察瓦沟排水是否顺畅,无杂物堵塞。
2.后续维护措施
预防性保护:在鸟类活动频繁区域安装防鸟网,瓦面缝隙处涂抹透明防水胶(防止苔藓再生);
定期巡检:每季度目视检查瓦面,重点关注檐口、屋脊等易积污部位,发现零星苔藓立即用湿抹布清除;
记录归档:填写清洁日志,注明时间、区域、污染物类型及使用药剂,为下次清洁提供参考。
五、禁忌与风险规避
禁止行为:
用钢丝球、砂纸等粗糙工具擦拭(直接破坏釉面保护层);
高温天气(≥35℃)或严寒(≤0℃)时清洁(药剂失效或瓦片结冰开裂);
清洁后24小时内遇雨(需重新处理残留污渍)。
环保要求:
清洁剂废水需收集处理(避免直接排入雨水管道),古建筑区域使用可降解药剂,防止污染土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