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瓦的运输注意事项有哪些?

2025-09-19 14 宜兴市众和建筑陶瓷有限公司

    琉璃瓦(含釉陶土瓦,具有脆性高、表面釉层易划伤、单块重量轻但批量体积大等特性)运输过程中易因冲击、挤压、环境侵蚀导致釉层脱落、瓦片碎裂或变形,需围绕“防碰撞、防磨损、防潮湿、防挤压”制定全流程注意事项,具体如下:

    一、运输前:包装防护——隔绝外部损伤,固定瓦片位置

    1.单块/小批量包装:避免直接摩擦与划伤

    釉面保护:

    每片琉璃瓦(尤其是曲面瓦、异形瓦)表面需包裹软质缓冲材料,如气泡膜(厚度≥0.05mm,缠绕2-3层)或牛皮纸(内衬软纸),重点保护釉层(避免运输中与其他物体摩擦导致划痕、掉釉);对瓦片边缘(***易磕碰部位),额外用泡沫条包裹,厚度≥1cm,防止边缘缺角。

    小批量整合:

    相同规格的琉璃瓦(如平板瓦、筒瓦)按“5-10片/组”整合,组内瓦片之间用瓦楞纸分隔(避免直接接触),外部用硬纸板箱封装(纸箱厚度≥5mm,承重≥20kg),箱内填充碎纸、泡沫颗粒等缓冲物,确保瓦片在箱内无晃动(晃动间隙≤1cm);纸箱外标注“易碎品”“向上”“禁止挤压”等警示标识,并用胶带十字加固(防止箱体开裂)。

    2.大批量包装:托盘固定,防止堆垛坍塌

    托盘选型与固定:

    采用木质或塑料托盘(尺寸≥1.2m×0.8m,承重≥500kg),托盘表面铺设防滑垫(如橡胶垫),将封装好的瓦箱或散装瓦片(需分层)整齐码放;每层瓦箱之间铺设薄木板(厚度≥1cm)或泡沫板,分散上层重量,避免下层箱体受压变形;

    整垛瓦片用打包带(宽度≥1.5cm的PP打包带)十字缠绕固定(至少3道),或用缠绕膜(厚度≥0.03mm,缠绕5-8层)整体包裹,确保堆垛稳固,无松动;托盘底部加装防滑脚(避免运输中滑动),侧面贴“限高1.5米”标识(防止超高层叠)。

    异形瓦特殊包装:

    对脊瓦、吻兽等异形琉璃瓦(造型复杂、易断裂),需定制泡沫模具(按瓦片形状雕刻凹槽,贴合度≥95%),将瓦片嵌入模具后装入专用纸箱,箱外标注“异形精密件,禁止翻滚”,单独码放于托盘上层(避免受压),且与其他瓦片保持≥10cm安全距离。

    二、运输中:装卸与路况管控——减少冲击与挤压

    1.装卸操作:轻装轻卸,避免暴力搬运

    装卸设备规范:

    选用带减震功能的叉车(或液压升降平台),叉车货叉需包裹软布(避免划伤托盘或箱体);起吊时(若单垛重量>500kg),使用专用吊具(如带软质挂钩的吊绳),挂钩与托盘接触处垫泡沫,起吊速度≤5cm/s,禁止急升急降(防止瓦片惯性冲击);

    人工装卸时(小批量),需2人协同(每人双手托住瓦片两侧,避免单手拎握边缘),轻拿轻放,禁止抛扔、拖拽(防止边缘磕碰);装卸现场需平整(无坑洼),避免地面颠簸导致瓦片掉落。

    堆垛顺序与高度:

    运输车辆内堆垛时,按“重不压轻、大不压小”原则,将重瓦箱(如平板瓦)放在下层,轻瓦箱(如脊瓦)放在上层;总堆垛高度≤1.5米(含托盘),且顶部与车厢顶棚保持≥20cm间隙(避免颠簸时受压);车厢两侧与堆垛之间用木板或泡沫板填充(间隙≤5cm),防止运输中堆垛左右晃动。

    2.运输路况与车速控制:减少振动冲击

    路线选择:

    优先选择高速、国道等平整路线,避开施工路、乡村土路等颠簸路段(振动频率>5Hz易导致瓦片碰撞碎裂);若需途经颠簸路段,提前规划绕行路线,或与司机沟通降低车速(≤20km/h),减少振动传递。

    车速与行车规范:

    运输途中匀速行驶,避免急刹车、急转弯(离心力易导致堆垛倾斜);夏季高温时(>35℃),避免阳光直射车厢(可覆盖遮阳布),防止釉层因高温暴晒出现色差或轻微开裂;冬季低温时(<0℃),若瓦片受潮,需避免长时间停车(防止结冰膨胀导致瓦片碎裂)。

    三、运输环境:防潮与温湿度控制——保护釉层与瓦体

    1.防潮湿:避免釉层剥落与瓦体霉变

    车厢防潮处理:

    运输车辆需选用封闭式货车(禁止露天平板车运输),车厢底部铺设防潮膜(PE材质,厚度≥0.1mm),防止地面潮气向上渗透;若运输路线途经多雨地区,车厢顶部及缝隙处用防水胶带密封,避免雨水渗入;

    每垛瓦片旁放置1-2包硅胶干燥剂(吸湿量≥50g/包),尤其对无釉琉璃瓦(陶土多孔易吸潮),需增加干燥剂用量(每立方米空间放置200g),防止瓦体吸湿后霉变或冻裂。

    2.温湿度管控:避免釉层损伤

    温度控制:

    琉璃瓦釉层对温度骤变敏感(如高温>40℃后遇冷水),易出现釉层开裂(“惊釉”现象),运输中需避免车厢内温度骤变——夏季避免车厢内温度超过40℃(可开启车厢通风),冬季避免车厢内温度低于0℃(若需长途运输,可在车厢内放置少量无腐蚀性保温材料,如岩棉板);

    若瓦片从低温环境(如北方仓库)转移至高温环境(如南方运输),到达目的地后需静置2小时(待瓦片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)再开箱,避免温差导致釉层凝结水珠(渗入瓦体后引发霉变)。

    四、运输后:开箱检查与临时存储——及时处理问题

    1.开箱与破损检查

    有序开箱:

    到达目的地后,先检查车厢是否有破损、进水痕迹,再按“从上到下、从外到内”顺序拆封,避免工具(如美工刀)划伤瓦片;取出瓦片后,逐一检查釉层(无划痕、掉釉)、瓦体(无裂缝、缺角),若发现破损,立即拍照记录(便于与运输方协商理赔),并将破损瓦片单独存放(避免污染完好瓦片)。

    2.临时存储防护

    若瓦片暂不使用,需按“干燥、通风、限高”原则临时存储:放在室内(相对湿度40%-60%),用托盘垫高(离地≥10cm),堆垛高度≤1.2米,避免阳光直射;禁止将瓦片堆放在靠近水源(如卫生间)、热源(如暖气)或振动源(如施工区域)的位置,防止后续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