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瓦片长期存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

2025-09-29 15 宜兴市众和建筑陶瓷有限公司

    建筑瓦片长期存放的核心是防潮防损、防晒防碱、分类管理,需围绕存储环境控制、堆叠防护、材质适配养护三个维度落实,避免瓦片因存放不当出现破损、返碱、变形,影响后续安装使用。

    一、存储环境:隔绝潮气与极端天气,减少材质劣化

    优先室内存储,严控温湿度

    选择干燥、通风的室内仓库,仓库地面需硬化并铺设防潮膜(如聚乙烯膜),再垫木质托盘(离地≥10cm),防止瓦片底部吸潮发霉;仓库相对湿度控制在40%-60%,温度保持5℃-30℃,避免靠近水源、暖气或空调出风口(防止温差导致冷凝水)。

    若仓库通风不足,可安装工业风扇或除湿机,定期开窗通风(阴雨天气关闭),避免潮气积聚导致瓦片返碱(如混凝土瓦、天然石板瓦)或釉面脱落(如琉璃瓦)。

    室外临时存储,强化防雨防晒

    若需露天存放,需搭建高度≥2m的防雨棚(棚顶用彩钢板或加厚防水帆布,边缘下垂至地面30cm以上,防止雨水溅入);棚内地面垫高并铺防潮膜,周围挖排水沟(宽≥30cm、深≥20cm),及时疏导雨水,避免积水浸泡。

    覆盖遮阳网或深色防水布,防止阳光直射加速瓦片老化(如沥青瓦高温软化、塑料瓦脆化),尤其夏季需避免正午阳光长时间暴晒。

    二、堆叠与防护:避免挤压破损,保持结构稳定

    分类堆叠,控制高度与间距

    按瓦片材质(如琉璃瓦、混凝土瓦、石板瓦)、型号(尺寸、形状)分开堆叠,避免不同材质混放(如重质石板瓦压坏轻质沥青瓦);同类型瓦片堆叠高度:琉璃瓦/混凝土瓦不超过1.2m(约10-12层),石板瓦不超过1m(约8层),沥青瓦不超过0.8m(防止粘连)。

    每层之间垫软质缓冲材料(如纸板、珍珠棉),石板瓦、琉璃瓦等硬质瓦片需对齐边角,避免错位挤压导致边角崩裂;弧形瓦(如筒瓦)侧立码放,凹面朝上,防止积水或变形。

    固定与覆盖,隔绝污染与碰撞

    堆垛两侧用木质挡板或沙袋固定,防止倾斜坍塌;顶部覆盖防水帆布或塑料膜,边缘压实(用砖块或沙袋),避免灰尘、杂物落入或雨水渗入。

    若瓦片已开箱,未使用部分用密封袋单独包裹(尤其釉面瓦、彩瓦),防止表面沾染油污、灰尘,影响美观和安装粘结性。

    三、材质适配养护:针对不同瓦片特性,***防护

    釉面/彩面瓦片:保护表面涂层

    琉璃瓦、彩釉瓦等带釉面的瓦片,避免堆叠时直接摩擦,搬运时戴干净手套,防止手上油污污染釉面;若釉面有轻微划痕,可涂抹少量中性蜡,减少潮气侵入。

    禁止用强酸、强碱清洁剂清洁,日常用干燥软布擦拭表面灰尘,避免清洁剂腐蚀釉面,导致褪色或脱落。

    混凝土/水泥瓦:防返碱、防开裂

    存储前确保瓦片完全干燥(养护期达标,含水率≤15%),潮湿天气存放时,每堆垛旁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包),吸收潮气,防止表面返碱(析出白色粉末)。

    避免堆垛过密或受压过大,防止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导致开裂;定期检查瓦片是否有裂纹,发现后单独存放,避免裂纹扩大。

    天然石板瓦:防断裂、防吸潮

    石板瓦材质脆,堆叠时需轻拿轻放,禁止碰撞边角;每层之间垫厚纸板,分散压力,防止底部瓦片因承重过大断裂。

    用防水膜包裹堆垛,减少石板瓦吸水(天然石材易吸水返碱),定期检查表面是否有霉斑,发现后及时搬出通风晾干。

    沥青/合成瓦:防粘连、防老化

    沥青瓦、PVC合成瓦等热敏性瓦片,避免高温环境存储(温度不超过30℃),防止软化粘连;堆叠时每层垫隔离纸,避免瓦片间直接接触。

    远离火源和高温物体(如暖气、焊渣),防止沥青融化或合成材料燃烧;存储时间不超过6个月,避免长期存放导致老化脆化。

    四、定期检查:及时处理隐患,延长存放寿命

    周期性检查:每月检查一次存储环境,查看仓库是否漏水、防雨棚是否破损,及时修补漏雨点;检查瓦片表面是否有返碱、霉斑、裂纹,发现问题立即调整(如转移干燥区域、更换覆盖物)。

    翻动与通风:每3个月轻轻翻动堆垛上层瓦片,避免长期受压变形;露天存放的瓦片,定期打开覆盖物通风(晴朗天气),减少内部潮气积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