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瓦运输时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有哪些?

2025-10-15 16 宜兴市众和建筑陶瓷有限公司

    琉璃瓦运输的常见问题集中在物理破损、釉面损伤、受潮变质、装卸混乱四类,解决需从包装防护、装卸规范、运输环境控制、固定措施四个维度提前干预,减少运输损耗。

    一、物理破损:瓦片断裂、缺角(***高频问题)

    这类问题多因碰撞、挤压或颠簸导致,核心是强化缓冲与固定,避免瓦片直接受力。

    可能原因:包装简陋(仅用纸箱无缓冲材料);装卸时野蛮搬运(抛扔、堆叠过高);运输途中急刹、颠簸导致瓦片相互碰撞。

    解决办法:采用“分层缓冲包装”,单块瓦片用气泡膜包裹,每5-10块为一组,组间垫3cm厚珍珠棉,再装入定制硬纸箱(纸箱壁厚度≥5mm);装卸时使用叉车或人工轻搬轻放,禁止抛扔,堆叠高度不超过2层(避免下层受压);运输车厢内用木方分隔成独立区域,每个区域固定1-2箱瓦片,箱与箱之间填充泡沫板,防止颠簸时移位碰撞。

    二、釉面损伤:划痕、脱釉、污染

    琉璃瓦釉面是外观与防护核心,损伤后无法修复,需重点防范摩擦与化学污染。

    可能原因:包装内无隔离层,瓦片釉面直接接触摩擦;运输中混入尖锐杂物(如铁钉、碎石)刮伤釉面;接触油污、雨水导致釉面污染或受潮变色。

    解决办法:包装时在瓦片釉面贴一层透明PE保护膜(运输后可撕掉),组与组之间用牛皮纸分隔,避免直接摩擦;装车前清理车厢,确保无尖锐杂物,瓦片箱下方垫防水布,防止车厢底部积水浸湿瓦片;若运输路线有雨季,在纸箱外再套一层防水编织袋,避免雨水渗入导致釉面受潮。

    三、受潮变质:瓦片发霉、灰浆结块(针对带配件情况)

    若运输时附带铺贴用灰浆(如古建筑专用糯米灰浆),或瓦片存储不当,易受潮影响后续使用。

    可能原因:运输环境湿度大(如雨季露天运输);灰浆未密封,吸收潮气结块;瓦片包装破损,水汽渗入导致陶土基底发霉。

    解决办法:灰浆单独用密封铁罐或塑料桶包装,桶内放置干燥剂,与瓦片分区域运输;选择晴朗天气运输,若需雨天运输,车厢需封闭严实,加装除湿袋;运输前检查瓦片包装,确保无破损,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卸车,将瓦片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,避免长时间堆放在潮湿车厢内。

    四、装卸混乱:型号错发、数量缺失

    琉璃瓦型号多(如不同规格筒瓦、板瓦、吻兽配件),装卸时分类不清易导致错发或遗漏,影响施工进度。

    可能原因:装车时未按型号分区,不同型号混杂堆放;无清晰标识,卸车时无法快速区分;未清点数量,运输途中丢失未发现。

    解决办法:每箱瓦片外贴清晰标签,注明型号、规格、数量(如“20×30cm琉璃筒瓦,5片/箱”),装车时按型号分区堆放,用明显标识牌分隔;装车前、卸车后分别清点数量,填写运输交接单,双方签字确认;若运输配件(如屋脊吻兽),需单独包装并标注“易碎配件”,放在车厢中层,避免受压或碰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