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板瓦(材质多为陶土、水泥、沥青、金属等,具有平整轻薄、脆性较强的特点)运输的核心是防止破损、划伤、受潮变形,需从包装、装载、运输、卸载等全流程做好防护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运输前的包装与预处理
分类包装,强化防护
按材质、规格分类包装,避免不同类型瓦片混装摩擦。陶土、水泥等脆性平板瓦,每块边缘需套上塑料护角,表面覆盖PE保护膜;多块为一组(建议5-8块),组间铺垫厚泡沫板、珍珠棉或毡布,再用打包带或缠绕膜紧固,形成独立防护单元。
沥青平板瓦需密封包装(防止受潮软化),金属平板瓦表面需涂抹防锈油,再用防潮油纸包裹,避免运输中锈蚀或划伤涂层。
检查产品状态
运输前抽检瓦片,剔除已存在裂纹、边角破损的残次品,避免运输中破损扩大;确保瓦片干燥,尤其是陶土、水泥瓦,若表面带水,低温环境下易冻裂,高湿环境下易滋生霉斑。
二、运输工具与装载规范
工具选型
优先选用封闭式货车或集装箱,避免露天运输遭受雨水、暴晒、粉尘污染;若需露天临时转运,需用双层防水帆布***覆盖,并用绳索固定牢固,防止风吹雨淋。
车厢内部需平整、干燥、无尖锐杂物,提前铺设防滑缓冲垫(如橡胶板、木板),减少瓦片与车厢的直接摩擦和振动。
科学装载
采用“竖放堆叠”方式,避免平放重压(易导致中间层瓦片断裂),堆叠高度根据材质调整:陶土、水泥瓦不超过1.2米,沥青、金属瓦不超过1.5米,确保重心稳定。
车厢两侧及前后端设置木质或金属挡块,与瓦片单元紧密贴合,限制横向和纵向位移;用高强度紧固带斜向交叉固定,固定点需垫上软质橡胶垫,避免紧固带直接挤压瓦片边缘导致破损。
不同规格的瓦片分开装载,预留少量通风间隙(防止潮湿闷热),但间隙需控制在安全范围,避免运输中瓦片晃动碰撞。
三、运输途中的动态管控
路线与车速控制
提前规划平整、路况好的运输路线,避开颠簸路、施工路段和急弯较多的路线,减少车辆剧烈振动对瓦片的冲击。
控制行车速度,避免急加速、急刹车和急转弯:高速公路时速不超过80km/h,普通公路不超过60km/h,确保车辆行驶平稳。
途中检查与应急
安排专人跟车,每2小时或经过颠簸路段后停车检查,重点查看包装是否破损、固定是否松动、瓦片有无移位,发现问题及时重新加固。
配备应急物资(备用缓冲材料、打包带、护角、密封胶等),若遇包装破损,及时补修;雨天需检查帆布覆盖情况,防止雨水渗入导致瓦片受潮(如水泥瓦吸水后强度下降,沥青瓦受潮后易粘连)。
四、卸载操作的规范要求
卸载场地准备
卸载场地需平整、坚实,承载力满足运输车辆和瓦片重量,必要时铺设钢板或碎石加固,避免车辆下陷导致瓦片倾倒。
清理场地内的尖锐杂物,预留足够操作空间,确保卸载过程顺畅。
专业卸载方式
优先使用叉车、起重机等设备,配备专用吊具(如真空吸盘、软质吊带),严禁用钢丝绳直接捆绑瓦片。叉车叉取时,叉臂需托住包装底部承重部位,避免触碰瓦片边缘;起重机吊装时,吊点均匀分布,确保受力平衡。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滑手套,轻吊轻放,严禁野蛮抛摔;单块卸载时需两人协同,避免瓦片倾斜碰撞地面或其他物体。
五、特殊材质与环境的针对性防护
不同材质的额外注意
陶土/水泥平板瓦:重点防碰撞、防冻融,低温运输前确保瓦片干燥,避免内部水分结冰膨胀导致裂纹。
沥青平板瓦:避免高温暴晒(防止软化粘连)和尖锐物体穿刺,运输中控制车厢温度,卸载后及时通风散热。
金属平板瓦:防止表面涂层划伤和锈蚀,运输中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,卸载后及时检查涂层完整性,必要时补涂防锈剂。
极端环境防护
高温天气:车厢内可放置降温冰袋(与瓦片隔离),避免瓦片因热胀冷缩产生隐性裂纹;露天运输时做好遮阳措施。
沿海高盐雾环境:加强包装密封性,用防潮铝箔袋包裹瓦片单元,运输到达后用淡水冲洗表面盐雾残留,晾干后再存储。